原標題:我省秋收秋種基本結束
落實抗旱措施 抓技術集成推廣
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,截至11月6日,全省秋糧已收獲約3780萬畝,收獲進度約98%,基本收獲完畢;克服階段性干旱、病蟲害等多種不利因素,今年糧食產量保持總體穩定,有望再獲豐收。秋冬種方面,截至11月6日,我省秋冬種基本結束,其中冬小麥播種全部結束。
今年以來,我省各市農業生產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旱情。省農業農村廳把抗旱作為抓好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任務,抽調技術人員組成5個抗旱工作服務組赴全省11市查看災情,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服務。據統計,全省累計派出2067個抗旱服務組,1.1萬名干部、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服務抗旱;指導農民對絕收的地塊改種白菜、蘿卜等生長期短的作物,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,全省累計改種49.6萬畝。
抓重大技術集成推廣,注重有機旱作示范引領作用。我省緊緊圍繞“綠色興農、質量興農”發展思路,把推進農業綠色發展、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作為農業發展任務,把綠色高質高效創建作為促進種植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。在全省37個縣建立小麥、雜糧、油料、玉米、馬鈴薯及其他作物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片43個。在10個產業基礎好、特色鮮明的縣整建制推進。同時,有機旱作示范創建優先在糧食作物布局。采取地膜覆蓋、中耕培土、噴施抗旱劑等措施,減少土壤水分蒸發,緩解旱情。有機旱作農業封閉示范片與傳統種植模式相比,穩定產量效果明顯,壺關縣晉莊村有機旱作封閉示范片谷子平均畝產達到578.2公斤,顯著高于長治市平均畝產200公斤的水平。
抓病蟲害防治。草地貪夜蛾確認在我省發生后,省市縣三級植保部門全面啟動24小時值班和每日報告制度,定期向社會發布蟲情動態和相關信息,共派出技術指導人員1752人次。全省累計組織技術培訓2436次,累計培訓18.7萬人次,共防治病蟲害3215.3萬畝次。(記者王秀娟)